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一场覆盖全党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式启动。从“徙木立信”的破题之举到 “永远在路上”的恒心韧劲,中央八项规定这部“新时代第一部党内法规”,历经12年淬炼,早已成为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这场学习教育既是对作风建设成果的再巩固,更是对“窑洞之问”的新时代作答,彰显着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主动。
以“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在常学常新中校准价值坐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延安整风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到新时代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以理论武装为根基。此次学习教育明确要求,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作为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立体化学习机制,推动党员干部从“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的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讲述“腰缠万贯”讨米人刘启耀的红色故事所启示的,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唯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才能在面对“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时保持清醒,在诱惑面前站稳立场。
以“刀刃向内”深化自我革命,在真查真改中锤炼政治品格。作风建设的要害在于“真”。从革命时期的“三反运动”到新时代的“打虎拍蝇”,我们党始终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问题。此次学习教育强调“显微镜式检视”,既要查公款吃喝、文山会海等显性问题,更要挖政绩观偏差、宗旨意识淡化等思想病灶。西藏定日地震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湖南法官周春梅拒绝“人情案”的抉择,都彰显着刀刃向内的政治品格。唯有将“严”的基调贯穿“学查改”全过程,对顶风违纪者“露头就打”,对制度漏洞“靶向修补”,才能斩断“四风”与腐败的利益链条。
以“制度韧性”凝聚治理效能,在常态长效中厚植为民情怀。作风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制度化、常态化。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从“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到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我们党始终注重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此次学习教育突出“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一方面对公务接待、督查考核等重点领域立行立改,建立整改台账销号机制;另一方面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体系,将各类形式主义问题转化为制度完善的“风向标”。正如甘肃天水苹果产业的蝶变所昭示的,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只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践,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才能让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真正闪耀民心。
作风如秤,称量的是民心所向;纪律似尺,丈量的是初心使命。当9900多万党员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镌刻于心、见之于行,我们党必将以更加清新的形象引领时代航向,让“金色名片”永远绽放光芒,为民族复兴伟业铸就坚不可摧的作风长城。(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