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动办着力为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国防动员新的职能使命和任务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升国防动员意识为目标,立足创新、丰富内容、补齐短板,全面推进国防动员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的社会普及,提升宣传教育整体实效,为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打造坚实的社会基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主动对接大众传媒,扩大国防动员宣教覆盖面。加强与《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等媒体沟通协作,在《天津日报》开设国防动员专版,宣传我市国防动员建设成就、普及推广专业知识。与天津电视台合作拍摄国防动员特色宣传片、短视频等,适时在天津电视台、津云、万视达APP以及视频号“你好天津”播发,提高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走进天津交通广播电台“交广会客厅”节目,以国防动员、防空警报和人防工程为主要内容,与主持人面对面进行交流访谈,回应听众关切。
扭住重要时间节点,营造国防动员宣教声势。紧紧抓住全民国防教育月、警报试鸣日等重点时段,组织全市国防动员系统开展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主题宣传活动。警报试鸣期间,在全市范围开展防空警报试鸣暨国防动员系列宣传活动,市国动委42个成员单位和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华明中学师生代表、消防人员代表等600余人现场参加宣传、演练、展示活动。《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津云等报刊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16个区同步邀请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参观指挥场所、参与疏散演练、体验设施设备,分发宣传品、宣传册,组织宣传教育签名活动等,使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
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建强国防动员宣教阵地。发挥市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宣教基地主阵地作用,将参观体验宣教基地作为大中专院校新生军训和学生实践课程必修内容,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宣传队,接待机关干部、社会团体、企事业职工、大中小学生等各类人群,通过观看战例宣教片、救护科普片,参观历史图片和实物展,参加战伤救护、战争场景再现等体验项目,普及国防动员知识,强化居安思危意识。2023年被市级机关工委列为我市第一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年接待参观近4万人次。
依托街道社区资源,推进“一区一特色”试点建设。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互学互鉴互促”,推动国防动员进社区工作深入开展。指导各区国动办努力挖掘属地资源,突出区域特色,丰富充实社区国防动员内容元素,定期组织居民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在蓟州区观澜雅苑社区开展全市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暨人防社区建设观摩交流活动,围绕社区建设管理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聚力打造“一区一特色”的优质宣教阵地。《中国国防报》以“思路一变天地宽”为标题进行报道。
做大做强宣传矩阵,提升国防动员线上影响。做好国防动员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日常维护管理,开设主题专栏,持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强化舆论引导。举办线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扩大国防动员网络教育普及。发挥好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等功能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负面影响。截至目前,共刊发各类信息2000余条,浏览量达到450余万人次。充分利用《中国国防报》《天津日报》《中国人民防空》《机关党建》等报刊杂志和学习强国、天津机关党建网等新媒体平台,发表各类稿件60余篇,为国防动员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积极挖掘红色资源,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指导滨海新区、蓟州区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将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共同推进。在旱店子村集合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延安颂”等红色教育资源,增设国防动员宣传橱窗、设置平战转换标识、明确战时转换学校、配备部分应急物资,把国防动员职能任务与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为红色旅游项目提供更加丰富的国防动员教育资源。依托塘沽民兵训练基地毗邻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优势,对该基地国防教育展厅进行提升改造,围绕国防动员新职能新任务,丰富更新布展内容和体验项目,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参观线路,提升国防动员宣教质效。(机关党办)